【本報訊】今年以來,假冒客服的電話詐騙案件在本澳呈現高發態勢,騙徒不斷變換假冒的對象(如微信、支付寶)及行騙的方式(主動致電聯絡市民、發送詐騙短訊要求市民致電),為此,司警局早前已發出多次警情通告,呼籲大眾小心提防。
司警局昨日發佈警情通告指,警方近日再發現騙徒變更行騙劇本及涉詐短訊內容,包括假冒“UnionPay”訛稱支付安全保障免費到期、假冒“Alipay”訛稱“淘寶購物會員正在付款”等,並著市民致電短訊內所載的電話號碼以辦理退款。當電話接通後,騙徒將會誘騙市民提供銀行賬戶及信用卡資料、下載應用程式進行手機同屏、登入假冒金融機構的釣魚網站,或直接要求轉賬至騙徒指定戶口。
司警指出,騙徒不斷變換套路,由最初直接致電、到近日引入大量濫發詐騙短訊,加大行騙覆蓋面,誘使更多警覺性不足的市民誤墮騙局;與此同時,騙徒所使用的電話號碼亦五花八門,有6字開頭及+853-6開頭的本澳流動電話號碼,甚至近日出現+852開頭的電話號碼。此外,鄰近地區更開始出現假冒影音平台自動續費通知的詐騙短訊,公眾應加倍注意。
司警局反詐騙協調中心強烈呼籲市民,切勿單憑任何來電、短訊而輕信對方自稱的客服身份,並應先透過有關機構或平台(尤其淘寶、支付寶、銀聯雲閃付、其他網上平台等)提供的官方渠道求證,而避免直接使用對方提供的聯絡方式;不要貿然按任何客服指示進行轉賬交易,亦不要向對方披露任何個人身份、銀行訊息、信用卡資料。如有懷疑,可使用司警局“反詐程式”查核風險指數、上報涉詐訊息,又或致電防詐騙查詢熱線8800 7777或報案熱線993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