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2025年09月04日   星期四
 
 
 
首頁»研究聚焦本地出土克拉克瓷 趙強:以“太和學者”課題促進澳門“一基地”建設
  分享給朋友  |   www.digg.com www.technorati.com www.yahoo.com www.twitter.com www.facebook.com www.reddit.com del.icio.us www.stumbleupon.com www.google.com www.furl.netm
 
研究聚焦本地出土克拉克瓷
趙強:以“太和學者”課題促進澳門“一基地”建設
【發佈日期】2025-09-01 01:41:06 【我要列印】 【我要評論】

 

【本報訊】入選故宮博物院“太和學者”計劃的首位港澳地區學者、澳門城市大學中國—葡萄牙文化遺產保護科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博士趙強,於今年6月下旬到故宮開啟為期半年的學術交流和研究,課題聚焦外銷瓷器克拉克瓷。期間,他還應邀參加“紀念故宮博物院建院100週年暨中國明清史學術會議”,並提交萬餘字的《克拉克瓷貿易與澳門城市轉型的互動研究(1557-1644)》論文。

 “太和學者”計劃由故宮博物院於2022年啟動,其命名源於紫禁城中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宮殿“太和殿”,寓意萬物和合、文明互鑒的學術交流理念。該計劃面向世界各地遴選博物館、高等院校和學術機構的優秀學者,資助他們到故宮博物院開展研究;同時也資助故宮博物院資深研究人員和優秀青年學者赴國(境)外開展學術交流與研究。今年迎來故宮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來自英國、意大利、馬爾他和中國澳門的四位中外學者成為故宮“太和學者”。

經國家文旅部批准,入選“太和學者”計劃的本澳學者趙強於今年6月下旬飛赴北京故宮博物院,開啟為期半年的“文化遺產保護新理念、新技術與新方法”學術交流與研究,課題聚焦外銷瓷器克拉克瓷,其與故宮文保科技部合作,把已掌握的克拉克瓷胎釉成分、病害機理及修復工藝,用3D掃描、微距攝影、顯微切片等手段,將實驗室數據轉化為“一眼就能看懂”的數字展品。

趙強表示,澳門出土了9,000多件的克拉克瓷殘片,既有景德鎮產也有漳州產克拉克瓷,希望未來可實現“不出澳門,就看見故宮實驗室”,期待用這半年的成果,能成為澳門"一基地"建設的長期資產與公共記憶。

據故宮博物院科研處負責人陳秋速介紹,“太和學者”計劃這一學術交流項目創立伊始,便確立“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的雙向機制。截至去年底,項目已成功搭建起跨越四大洲的學術橋樑,累計資助中外學者27位,涉及全球14個國家和地區。目前,本年度來自中國澳門、意大利、馬耳他和英國的4位太和學者正在訪問;故宮博物院選派的5名學者分赴英國、斯洛文尼亞、葡萄牙、德國和法國開展學術訪問。    

我的名字:   驗證碼:
已有評論0更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時事新聞網保持中立。
 
 
廣告服務   |    關於我們   
網址:www.macautimes.mo 地址:澳門新口岸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21樓
電話:2842 1999(總機) 8798 1983 / 8798 1984(廣告部) 傳真:2842 1333
電郵:macautimes@hotmail.com 社長:楊達夫
版權屬于澳門時報所有. Copyright 2022 macau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澳門天心電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