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澳門中華文化推廣直播協會主辦,澳門城市大學海峽兩岸文化研究交流中心承辦,文化發展基金資助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共憶•共鑒•共融 — 抗戰歷史記憶與共同體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於8月29日上午在澳門城市大學何賢會議揭幕。是次研討會邀請來自內地、澳門、台灣和東南亞等相關領域學者,以“共憶•共鑒•共融”為精神主線,追溯抗戰歷史,警醒珍愛及維護和平的重要性。
澳門中聯辦台灣事務部部長李永剛,教青局高教合作交流處處長譚兆華,澳門文化發展基金高級技術員梁慧雯,澳門城市大學校董會主席陳明金,澳門中華文化推廣直播協會會長宋碧琪,澳門城市大學校董會副主席孔繁清、校長劉駿,澳門城市大學海峽兩岸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執行主任王忠教授,以及來自內地、澳門、台灣和東南亞的學者和澳門城市大學學生代表等200多人出席研討會開幕式。
宋碧琪致辭時表示, 澳門能有今天的發展,得益於先輩們用自己的鮮血築起祖國自立自強的發展根基,更得益於先輩們用自己的奉獻犧牲開創了和平發展道路。面對得來不易的發展成果,更要傳承“愛國愛澳”精神,堅定不移維護好國家主權安全及發展利益,勇於和一切分裂國家發展的敵對勢力作鬥爭;更要以實幹興邦的時代責任,堅定不移建設好新中國的現代化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王忠致辭時表示,作為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以長達14年的艱苦卓絕抗戰,付出了重大的犧牲,作出了舉世公認的重要貢獻。澳門作為抗戰時期重要的中轉樞紐與情報中心,與祖國共同書寫了愛國同胞共赴國難的壯麗篇章。研討會以“共憶”追溯歷史溫度,以“共鑒”審視記憶生成,以“共融”探尋未來路徑,凝練“銘記歷史、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責任和擔當。澳門城市大學海峽兩岸文化研究交流中心自成立以來,始終以推動兩岸文化認同、弘揚中華文明為己任,未來將繼續依託澳門的“一國兩制”優勢,搭建兩岸及國際學術交流平台,為青年傳承歷史、開創和平提供更多機遇。
在主題演講環節,與會嘉賓圍繞 “命運與共:東南亞華僑與抗日戰爭”, “不中立,不缺位 — 新史料下澳門抗戰史觀的重建”, “共赴國難的澳門愛國同胞”,“抗戰時期港澳文化網絡與澳門雙重功能的舞台及銀幕 —以《華僑報》抗戰報導(1937-1945)為中心的分析”等主題展開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