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是“澳門歷史城區”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20周年。為慶祝“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20周年,文化局本月起至年底推出約20項逾50場的慶典活動,並於昨日在崗頂劇院舉行慶典啟動禮,揭開系列精彩慶祝活動序幕,與全城歡慶世遺華章二十載。
“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20周年慶典啟動禮”於昨日下午4時半在崗頂劇院舉行,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張應杰,十五運會組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廣東賽區執委會主任、廣東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曦,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孫向陽,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四局局長陳偉,文化局局長梁惠敏,郵電局局長劉惠明,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主席周偉迎擔任主禮嘉賓,與一眾觀禮嘉賓共同見證“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2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以視像方式為“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20周年送上祝賀。
梁惠敏於啟動禮致辭表示,“澳門歷史城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節點,開啟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金色大門,特區政府始終遵循世界遺產保護的理念精神,與社會各界合力做好“保護傳承”與“創新利用”的工作,續寫澳門中西文明交流互鑒的新篇章。
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20周年系列活動在本月至12月期間陸續推出,涵蓋約20項逾50場精彩活動。啟動禮上,劉惠明及梁惠敏共同主持“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20周年”郵品發行儀式,以及由梁惠敏主持“世遺走走看”研學遊開學禮,氣氛熱烈。文化局同日亦發佈慶祝申遺成功20周年宣傳片,傳遞守護文化遺產、傳承不息的信念。
在7月15日申遺成功別具紀念意義的日子,文化局發佈《澳門歷史城區建築測繪圖集》,圖集以科學測繪數據,結合豐富的圖像及深入淺出的文字介紹,生動、多元呈現澳門22座世遺建築及8個廣場前地的空間肌理、構造特色與裝飾細節,系統總結近年“澳門歷史城區”測繪工作成果,加強傳播澳門中西薈萃的建築遺產內涵。此外,文化局同日於議事亭前地、崗頂劇院向公眾免費派發世遺主題便利貼,與公眾一同歡慶申遺成功20周年。
文化局將於12月舉辦以“文化遺產保護”為主題的“文明互鑒”國際論壇,邀請多位全球文化及相關領域的重量級人士來澳,開啟一場跨文化、跨領域的文明互鑒與思想交流盛宴;同時,亦將聯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製作大型世遺紀錄片,彰顯澳門中西文化交流橋樑的重要角色,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澳門故事,打造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窗口。
“慶祝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20周年系列活動”由文化局主辦,市政署和郵電局協辦,“澳門歷史城區”管理單位及業權人全力支持。有關申遺成功20周年系列活動詳情可瀏覽專題網頁(www.icm.gov.mo/mhd20)、文化局微信公眾號“澳門文化局IC”、臉書專頁“ IC Art藝文棧”,或於辦公時間致電2836 6320查詢。
出席觀禮嘉賓包括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代主任梁詠嫻、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文化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張建洪、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局長龔志明、公共資產監督管理局局長陳海帆、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副部長白冰、海事及水務局代表薛啟善、廣東省政府代表、文化發展諮詢委員會及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以及本澳世界遺產管理單位、文化遺產相關領域及社會團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