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昨日在立法會舉行的社會文化範疇施政方針辯論會上引介時表示,社會文化範疇的施政工作既關乎全澳居民的福祉,也影響到澳門的長遠發展。社會文化範疇團隊將按照“澳門+橫琴”的發展方向,全力投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第二階段的建設。
她提到,在國家戰略引領下,教育方面將以有力措施支持合作區澳門子弟就學,分階段推進澳琴國際教育(大學)城的建設,首期開展澳門大學在橫琴合作區新校區的工程,積累經驗後進一步推動更多有條件的高校赴合作區延伸辦學;同時,加強澳琴兩地科研、教育及人才工作的協調配合。在醫療衛生和社會服務方面,逐步增加“澳門新街坊”衛生站以及家庭社區服務中心和長者服務中心的服務項目,實施便民藥物措施,探討與橫琴醫療機構合作提供服務。同時,在大灣區更多城市引入“粵澳社保一窗通”專窗,拓展粵澳社保服務線上、線下合作範圍,聯合舉辦文化、體育品牌活動,促進相關領域的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共繪區域發展新藍圖。
會上,柯嵐透露,居住於內地的澳門居民醫療保險津貼將擴展至廣東省全省。未來,特區政府還將選擇澳門居民居住人數較多的第二大省份作為試點,進一步擴大醫保津貼的適用範圍。至於跨境養老方面,將針對本澳長者宿位不足的問題尋求開展試點計劃,在鄰近地區尋找試點院舍。
特區政府自2019年7月起推出《居住於內地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醫療保險津貼計劃》,補貼符合資格的澳門居民參加內地基本醫療保險的費用,目前津貼計劃範圍已擴展至大灣區內地九市,有助居民融入大灣區生活。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約4.7萬澳門居民加入大灣區內地九市的醫保,累計超過1.3萬人獲批特區政府醫保津貼,金額超過1,700萬澳門元,佔整體參保居民的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