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機遇灣區”“機遇香港”“機遇澳門”主題採訪活動昨日走進澳門。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用好澳琴兩地資源稟賦和政策優勢,推動實現澳琴兩地產業的協同發展,是落實“澳門+橫琴”新定位的關鍵舉措,也是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目前,合作區已初步形成“澳門研發+橫琴轉化”、 “澳門註冊+橫琴生產”等發展模式,接下來澳門將在促進兩地產業鏈跨境協同上探索更多舉措,包括推動形成“澳門高校+橫琴企業”聯合技術攻關、“澳門企業+橫琴培育”等發展模式,孵化更多澳門科技企業發展壯大。
張永春透露,過去幾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已初步形成“澳門研發+橫琴轉化”、“澳門註冊+橫琴生產”等發展模式,在“澳門研發+橫琴轉化”方面,推動澳門大學(橫琴)研究院與合作區共建微電子研發中心等5大中心和1個高級培訓中心,推動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橫琴)研究院與合作區16家企業建立院企聯合實驗室,與內地企業累計合作開展省級以上科研項目211項。在“澳門註冊+橫琴生產”方面,主要為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擴展發展空間,截至今年4月,共有4家澳門企業15款產品獲得標誌使用授權。
他指出,接下來澳門將在促進兩地產業鏈跨境協同上探索更多舉措。如推動形成“澳門高校+橫琴企業”聯合技術攻關、“澳門企業+橫琴培育”等發展模式,孵化更多澳門科技企業發展壯大;推動形成“澳門引才+橫琴創業”模式,便利更多海外人才實現“居住在澳門、工作在橫琴”。
張永春並提到,澳門特區政府將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不斷探索加強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共同促進大灣區融合發展。他介紹,在機制對接方面,以法律領域為例,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與廣東省司法廳和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於2019年建立了聯席會議機制,目前已舉行6次會議。在規則銜接方面,粵港澳三地也進行制度創新,例如開展協同立法,優先促進調解、仲裁等“軟法”的規則銜接,按實際需要修訂本地法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