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於2010年推出《澳門節水規劃大綱》,確立未來15年澳門水資源管理和發展方針。有關規劃今年即將屆滿。對於有關規劃未來發展方向,當局早前曾表示,暫無計劃制訂新的《澳門節水規劃大綱》。
立法議員李振宇早前就《澳門節水規劃大綱》檢討及更新提出書面質詢,問及當局未來有何規劃以持續加強水資源管理工作,推動節水型城市建設。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回覆表示,自《澳門節水規劃大綱》出台以來,特區政府一直遵循《澳門節水規劃大綱》提出的開源節流方針推進各項工作,透過加強宣傳教育、建立分類和階梯相結合的水價機制、普及節水器具、降低管網漏損、拓展雨水利用、加強應急能力、完善法律法規等多項措施,推動社會各界共同節水,構建澳門成為節水型社會。多項節流措施規劃目標已基本實現,在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多年來的不懈努力下,縱使澳門社會經濟迅速發展、人口和旅客增長,但澳門近年人均生活用水量下降,且較鄰近地區低兩至三成,反映本澳節水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黃穗文指,海事及水務局將繼續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以及開源節流措施,持續提升公眾的節水意識,同時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因此,特區政府正在致力推動再生水應用,相關基建設施如管道鋪設和再生水站建設有序推進中,其中路環再生水站一期將於2026年完工,可率先向石排灣公共房屋及澳門大學供應再生水,主要作沖廁和綠化灌溉用途。短期目標是再生水用水量佔全澳用水量的5%,長期目標則提升至10%以上,透過加強水資源循環利用,建設節水型社會,並減少對內地輸入原水的需求,保障澳門供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