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行政長官岑浩輝昨日下午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就《2025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內容回答議員提問。議員黃潔貞、李靜儀、何潤生、邱庭彪關注本澳少子化、人口年齡化等問題,希望政府提出更多針對鼓勵生育、加強保障長者和弱勢群體,完善對社會保障制度。
岑浩輝表示,特區政府特別重視“一老一小”的政策,為應對本澳少子化、出生率低的情況,政府將完善生育支援政策,創設育兒津貼以鼓勵生育,向澳門永久性居民中未滿3歲的嬰幼兒每人發放每月1,500元、每年共計18,000元的津貼,今年預計受惠的嬰幼兒約有15,100多人,涉及預算約2.7億元。施政報告並建議調升出生津貼至6,500元,升幅近20%,冀減輕適育家庭的負擔。同時,政府也完善托兒服務及持續支援弱勢家庭,每年對受資助托兒機構提供的經常性資助超過2.4億元,平均每個托額資助約34,000元。對弱勢家庭的支援包括提供900個免費托額、托費減免、優先入托。提供婦女和兒童保健服務,以及對在職家庭作出支援。此外,政府也將研究增加產假及年假,計劃委託獨立第三方機構進行調研,提供科學依據,並透過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進行討論,凝聚社會共識。政府還會透過公共房屋政策,善用資源,對生育子女的家庭提供支持。
他又指,政府一直關注老齡化對澳門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將透過多元服務供給,提升為長者服務的效率,有效回應相關需求。2024年,涉及長者服務的定期資助預算為5.6億元,佔全澳社會服務定期資助預算約33%。相關部門現正開展下一階段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的規劃及籌備工作,以大健康、智慧科技、銀髮產業及長者友善共融環境作為重點,訂定未來不同階段的發展方向。政府亦會透過不同的高等院校,開辦或增加關乎長者照護的課程,以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各種長者服務需要。政府還會爭取完成“長者消費物價指數”相關的評估工作,以一併檢視調整機制的指標參數,並探討養老金基數與最低維生指數掛鈎等相關議題,全面和系統地審視現行的社會保障政策。
此外,議員邱庭彪關注在本澳人口老化日益加劇的背景下,政府有何方案應對未來社保基金越趨增加的開支。岑浩輝回應,2024年底社會保障資產總值為995億元,目前現金儲備充足,能應付一段時間。社保投資較穩健,約六成為定期存款,四成為環球投資。然而,社會保障的剛性支出龐大,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預計到2041年65歲以上人口將佔24.8%,財政壓力已然存在。他建議從兩方面入手緩解社保壓力:一是引入強制性公積金制度,鄰近地區如香港已成功實施;二是目前90元的社保供款額“聊勝於無”,完全無法覆蓋社保支出。雖然目前財政狀況尚能應付,但需要為未來幾代考慮,從長計議,並研究其他國家行之有效的社會保障收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