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據新華社、中新社報道,中國文化和旅遊部17日公佈了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共計942人,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各自入選兩位。
澳門特別行政區入選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分別是飛文基和羅盛宗。
飛文基是澳門土生土語話劇社的創始人。土生土語話劇是澳門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戲劇,2021年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保護單位為澳門土生土語話劇社。它以葡萄牙語、馬來語、粵語等多語種演繹,表現形式通俗、接地氣,深受人們喜愛,不僅是東西方文化共融的體現,也成為中葡文化交流的橋樑。
羅盛宗是澳門雀仔園福德祠土地廟值理會會長。作為民俗類,民間信俗(澳門土地信俗)於2021年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保護單位為澳門雀仔園福德祠土地廟值理會。
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是非遺保護傳承弘揚的代表性人物,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承載者、守護者、傳遞者。認定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目的是保護重要知識和技藝的傳承骨幹,鼓勵其發揮示範作用,積極開展傳承活動,帶動傳承人群提高傳承實踐水平,促進相關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發展。
據介紹,為做好第六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工作,文化和旅遊部制定了專門工作方案,成立了評審委員會、專家評審組等專門機構,建立了專家組初評、評審委員會審議、社會公示等工作制度,確保評審工作公開、公平、公正。在評審專家組確定建議名單後,評審委員會將建議名單向全社會進行了為期20天的公示,並核實處理了公示反饋意見,最終形成了第六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目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隊伍總規模達到3,998人,傳承人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代表性項目的傳承力量進一步強化。
下一步,文化和旅遊部將進一步加強對傳承人的支持和服務,營造良好政策環境,採取多種措施,鼓勵和支持他們開展授徒、傳藝、交流等活動。同時,加強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年度傳承活動評估,強化動態管理。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與現實生活相融合,在當代社會煥發新的活力,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