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疫後通關恢復正常,訪澳旅客上升,但現時本澳交通配套方面遠遠未能滿足居民、遊客的出行需求,早前交通局公開競投10個8年期“的士”牌照,合共500部的士,冀緩解 “搭的難”問題。昨日,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邀請交諮委古慶祥、的士司機互助會理事長郭良順、律師趙崇出席,探討的士服務議題。節目中有的士司機提到,近年油價不斷上漲,車輛維修費用等經營成本亦不斷增加,惟的士已6年未有調升起錶價,希望政府可以調升收費,令司機追回通脹。郭良順回應表示,2019年業界曾向政府提出加價申請,惟後來遇上3年疫情,因此而擱置。團體計劃於農曆新年前再申請調升的士服務費,例如於強制性假期設附加費用等,希望屆時政府可加快調升的士服務費的程序。
交通事務局早前根據《新的士法》開展10個8年期的士客運普通准照的公開競投,每一獲判給公司最多為50部符合法定要件之的士申請發給附屬於該准照的執照,合共500部普通的士,准照由發出日起計有效期為8年。經開標,在40份已提交的投標書當中,有21份被接納,19份不被接納。
郭良順指,是次公開競投規定承批人必須為本澳註冊公司,准照競投底價250萬澳門元。標書要求司機必須和公司有僱傭合約,受勞工法保障,意味著的士司機有強制性假期、“三工”等,對保障司機來說是邁出一大步,希望未來公司可以進一步完善員工的福利待遇。
古慶祥稱,是次的士牌競投主要是為了去投資化,並處理的士牌照到期問題。他指出,的士牌照個人競投或公司制都各有利弊,參考鄰近地區如香港是以個人競投方式,但基於有利可圖的情況,到最後可能都會有車行吸納的士牌,相信今次以公司形式,是政府希望可優化的士背後的管理,有公司的制度保障從業員的權益。另一方面,政府在競投上亦設有資本門檻,如果未來政府要求的士服務在軟、硬件方面優化,投標公司亦有條件作相應配合。
趙崇明指,40間投標公司中有 19間不符合標準,當中 16間是標書格式有錯誤,建議政府將來在開標解說環節可以更清晰說明標書要求,或製作範本讓投標者參考,以免投標者因技術上的錯誤而失去資格。
節目中有聽眾關注 10個的士牌照共 500部的士的司機聘請問題。古慶祥稱,本澳有 2.3萬人持有的士駕駛員證,可由就業市場主導,若將來的士公司能提供較優質的服務,或可吸引駕駛員重投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