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廣州市統計局18日公佈的一項入戶調查結果顯示,超過9成的廣州市民願意在互聯網醫院進行疾病診療,逾6成半市民體驗過線上醫療,且在互聯網醫院進行診療的疾病多為普通類疾患。調查還顯示,逾7成市民認可互聯網醫院對方便就醫的作用。
據該局介紹,為瞭解廣州市民線上醫療的使用體驗以及對發展互聯網醫院的看法和建議,近日,該局對5,000名年齡在18歲至65歲之間的廣州市民進行了入戶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線上醫療作為實體醫療的延伸,逐漸走進市民的生活。65.2%的市民“體驗過”線上醫療服務。從線上醫療的不同渠道來看,體驗過“實體醫院的網站、微信公眾號”的市民最多,為44.0%;其次是“線上藥店”,為39.7%;還有部分市民通過商業醫療平台以及“個人媒體賬號”(11.0%)等渠道體驗過線上醫療。受教育程度越高,體驗過線上醫療的比例越高,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受訪者中80%體驗過線上醫療。
廣州互聯網醫院的快速發展,為市民提供了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調查結果顯示,72.2%的市民認可互聯網醫院對於方便民眾就醫的作用。90.7%的市民願意在互聯網醫院進行疾病診療。
具體到疾病類型來看,市民願意在互聯網醫院進行診療的疾病多為普通類疾患,其中,選擇“感冒、腹瀉等一般疾病”(63.5%)最多,遠高於“慢性疾病”(33.9%)、“不願意讓別人知道的隱私疾病”(19.1%)及“重大疾病”(10.1%)等其他疾病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