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頁» 公佈貿易戰反制措施 稅率最高提升至25% 中國下月起對600億美元美貨加稅
  分享給朋友  |   www.digg.com www.technorati.com www.yahoo.com www.twitter.com www.facebook.com www.reddit.com del.icio.us www.stumbleupon.com www.google.com www.furl.netm
 
公佈貿易戰反制措施 稅率最高提升至25% 中國下月起對600億美元美貨加稅
【發佈日期】2019-05-14 06:33:04 【我要列印】 【我要評論】

 

【本報綜合報道】中美日前舉行的第11輪貿易談判未見成果,美國擬對全數輸美中國貨品加徵關稅,而中國周一(13日)亦公佈反制措施,將由今年6月1日起對600億美元、合共5,140項美國貨的加徵關稅,稅率由原來的5%至10%,提高至最多25%。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認為,貿易戰升級將會導致中美“兩敗俱傷”,而且美國商家及消費者要為關稅“埋單”。他透露,美國總統特朗普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很可能在下月底於日本大阪舉行的20國集團(G20)峰會期間會面。中國外交部重申,加徵關稅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中方從來不會屈服於外部壓力,有決心有能力維護自身的合法和正當權益。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網站周一公佈,美國上周五(10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2,000億美元清單商品加徵的關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該措施導致中美經貿摩擦升級,違背中美通過磋商解決糾紛的共識,損害雙方利益,不符合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因此,中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自2019年6月1日零時起,對已實施加徵關稅的600億美元清單美國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徵關稅稅率,分別實施 25%、20%或10%加徵關稅。對之前加徵5%關稅的稅目商品,仍繼續加徵5%關稅。

據國務院網站列出的清單顯示,本次加徵25%關稅的有2,493項稅目商品,20%的有1,078項,10%的有974項,另有595項仍然實施加徵5%關稅。公告稱,中方調整加徵關稅措施,是對美方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的回應。中方希望,美方回到雙邊經貿磋商的正確軌道,和中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爭取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達成一個互利雙贏的協議。
美方繼上周五對2,000億美元中國銷美商品加徵關稅後,宣佈周一(13日)再啟動對餘下3,25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產品徵稅25%的相關程序,並公佈清單。特朗普較早時間於社交網連發帖文談及貿易戰,再度指摘中方破壞雙方協議,尋求重新談判,並稱美國在談判中對中國採取的態度正確,處於預期的有利位置,警告中國不應採取反制措施,否則其經濟形勢會更差。他指,中國極希望達成協議,一旦沒有協議,在中國出產的貨物將要徵收高額關稅,向中國購買貨品會變得相當昂貴,要支付關稅的外資公司會陸續撤走,轉到如越南等零關稅的亞洲國家,或者在美國購買貨物,再也沒有人敢與中國做生意,這會對中國造成嚴重打擊。
特朗普又稱,中國一直大規模補貼產品,令美國民眾需要承受巨額關稅。現時中國要支付加徵的25%關稅中的21%,而美國只需要支付4%。他宣稱從中國收取的關稅令美國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預期好,而美國的經濟數字及就業數字已經證明,他的工作做得十分好。
庫德洛:對華加稅美消費者“埋單”
然而,庫德洛同日接受美國《霍士周日新聞》(Fox News Sunday)採訪時卻與特朗普唱“反調”,指美國關稅並非由中國出錢,而是由美國入口商、美國企業出錢,而增加關稅最終往往都會由美國消費者承擔,“中美雙方都要埋單”。不過,庫德洛表示,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會因為關稅而愛到較大損失,因中國出口市場會受打擊,而由於美國的經濟非常好,美國的GDP不會有重大損失。
中國外交部:永不屈服於外部壓力
據路透社解釋,在實際執行上,美國進口中國貨品需要有一個“中間人”(一般為進出口代理),負責處理進出口相關的文件,關稅賬單率先由該代理收取,並由他們支付這筆費用。代理商一般會把這筆額外的關稅費用,作為成本,向要求進口貨品的企業收取,也就是美國企業。美國企業為維持利潤,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成本轉嫁消費者,也就是讓貨品加價。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周一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重申,加徵關稅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中方從來不會屈服於外部壓力,有決心有能力維護自身的合法和正當權益,並再次呼籲美方能與中方一同努力,相向而行,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礎上,解決彼此的合理關切,爭取達成一個互利雙贏的協議,這符合雙方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期待。

新加坡學者:貿易戰對華經濟影響比外界預料小
 
【本報綜合報道】中美貿易最新一輪談判上周五(10日)結束,雙方未有宣布達成協議。繼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徵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後,美方威脅啟動對剩下的3,25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徵稅25%的相關程序。據新加坡媒體《聯合早報》周一(13日)報道,有新加坡學者指出,貿易戰迄今對中國經濟影響確實比外界預料的小,但在美國全面徵稅威脅下,中國仍須做好最壞打算,不僅著眼於籌劃報復舉措,更須做好防備工作提高經濟韌性。
報道引述長期觀察中國經濟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陳光炎的評估稱,美國對華商品加收關稅自去年7月生效以來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確實並不特別顯著,一些出口商品固然受影響,但近月來工業產值和基礎建設投資的增長卻發揮了平衡作用。換言之,國內消費對經濟的貢獻日趨顯著,出口放緩對經濟帶來的衝擊則越來越小。不過陳光炎估計,如果美國向全部5,25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25%關稅,中國本地生產總值(GDP)可能下滑多達1.5%。
陳光炎認為,如果碰到上述“最壞情況”,中國政府主要對策估計是為股票市場提供資金支持以穩定市場,並允許人民幣有限度地貶值以增加出口競爭力,同時繼續採取刺激性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不過他也樂觀認為,對5,250億美元中國商品都徵收25%關稅更多是特朗普為爭取連任選票的談判手段,上述“最壞情況”發生的可能性並不高。
他認為,中國目前的策略是一手為美國全面徵稅的最壞情況做好經濟防備,包括準備刺激性財政和貨幣政策,以提高中國經濟的韌性;另一手也盡可能避免與美國爭鋒相對,避免將局面搞僵。
陳光炎指出,這或許正是為甚麼中國遲宣佈具體反制措施的原因。中國原則上必須表明會反擊,但時間上如果有所緩衝,將有助於雙方緩和局面並作出妥協。也有分析認為,中國遲宣佈反制措施,是對外傳遞出中國不急於報復,展示更淡定和務實應對問題的姿態。
 
 
美宣佈加稅中方堅持磋商 知情人:只為讓談判繼續
 
【本報綜合報道】中美第11輪貿易談判上周五(10日)結束,雙方仍然沒有達成協議。美媒周一(13)報道透露相關談判細節,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談判展開前的最後一刻,突然下令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提高關稅,但中方仍赴美談判,目的僅僅是讓談判繼續下去,以避免談判破裂,導致達成協議的前景破滅。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第11輪貿易談判之前,中美兩國政府都曾發出樂觀訊號:雙方已接近達成協議,將會討論簽字儀式的後勤安排。然而,短短數日內,形勢卻急轉直下。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最後一刻下令提高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的關稅,因美方認為中方違背了之前的“承諾”。之後傳出中方考慮取消訪美行程。
據悉,特朗普宣佈將上調關稅稅率後不久,已訂好機票準備前往華盛頓的中方貿易談判人員收到緊急指令,要求他們原地待命,等待進一步通知。有了解中方決策過程的中國官員稱,鑒於談判即將在幾日後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其顧問在北京中南海討論了如何應對美國上調關稅的舉措。
報道稱,5月7日,中方官員開會分析了美國財長姆努欽和貿易代表萊特希澤這兩名美方高級談判人員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得出的結論是:他們應該訪美,以至少避免出現可能難以修復的裂痕。這一意見被轉達給了中方首席談判代表、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最終被轉達給了國家主席習近平。習近平決定派遣談判團隊前往華盛頓,儘管中國政府完全明白,鑒於事發突然,這趟行程幾乎沒有可能取得進展。
其中一名知情中方官員表示,此行的目的僅僅是讓談判繼續下去。截至此次談判結束,雙方對於所做努力所傳遞的信息也基本是這樣:避免出現嚴重談判破裂,否則會導致未來達成協議的前景破滅,同時承諾會繼續留在談判桌邊。而據了解流程的官員稱,預計劉鶴將向習近平簡要匯報在華盛頓的商談情況,之後中方才會決定下一步行動。
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日前接受採訪時稱,中方已邀請萊特希澤和姆努欽前往北京繼續展開貿易商談,但這方面尚無具體和明確的計劃。庫德洛給出了一個可能的解決途徑。他在採訪中兩次調,預計中美兩國首腦將在6月底於日本舉行的下一次20國集團(G20)會議上再度會面。
《華爾街日報》的報道還指出,能否彌補貿易裂痕可能最終取決於習近平和特朗普之間的私人關係,以及他們推動事態發展的意願。中方一位官員稱,目前看來,打破僵局的唯一途徑,似乎是兩國領導人進行直接對話。
 

 

我的名字:   驗證碼:
已有評論0更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時事新聞網保持中立。
 
 
廣告服務   |    關於我們   
網址:www.macautimes.cc 地址:澳門新口岸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21樓
電話:2842 1999(總機) 8798 1983 / 8798 1984(廣告部) 傳真:2842 1333
電郵:macautimes@hotmail.com 社長:楊達夫
版權屬于澳門時報所有. Copyright 2022 macau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澳門天心電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