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
 
 
 
首頁»“8·23”救災紀實圖片校園巡展獲熱烈反響 大愛精神接力傳揚
  分享給朋友  |   www.digg.com www.technorati.com www.yahoo.com www.twitter.com www.facebook.com www.reddit.com del.icio.us www.stumbleupon.com www.google.com www.furl.netm
 
“8·23”救災紀實圖片校園巡展獲熱烈反響
大愛精神接力傳揚
【發佈日期】2018-03-19 00:39:45 【我要列印】 【我要評論】

大愛精神接力傳揚

“8·23”救災紀實圖片校園巡展獲熱烈反響

對於本澳市民來說,2017年是百感交集的一年。去年8月23日,超強颱風“天鴿”重創本澳,小城飽受摧殘淪為災區,天災下人心紛亂,市民彷徨不安,整個城市瀰漫著不知何去何從的氣氛。

然而,自災難來臨的那一刻起,澳門這個素來安逸的小城爆發了,人們發揮著守望相助的精神,全城各個角落不斷地向外發放正能量,不同背景的澳門人挺身而出、走上街頭參與抗災救援,派水送飯傳遞關愛;數以萬計的市民、團體響應義舉,與政府各部門人員及駐澳部隊官兵等一道清障救災守護家園,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小城大愛,情義無價的真諦。正是這種大愛,讓不少市民找到了自我療癒的力量。

如此大愛深情,自當弘揚。自去年12月16日以來,由本報主辦的“同舟共濟,守護澳門——8·23救災紀實大型圖片巡展”,以160多幅紀實性照片,重現當時抗災的情景,並先後在本澳多所學校巡展,期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而在徵件期間,為提升活動的社會參與度和影響力,更透過公眾徵集和定向徵集兩種方式徵集圖片和視頻,共募集各類圖片2200多件、視頻若干條;活動亦得到15所學校及多家團體機構的支持。

正如中聯辦副主任薛曉峰寄語:“全澳居民和駐澳解放軍在風災期間,用無限大愛譜寫了眾志成城抗擊天災的動人畫面,所激發的強大正能量,是澳門社會寶貴的精神財富,應大力弘揚並傳承下去。”

歷經三個多月,從一個校園到另一個校園,“8·23救災紀實圖片展”猶如接力的火炬,持續傳遞著澳人昂揚的大愛精神,在一眾青少年學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迴響。

 

濠江中學

銘記傷痛加強防災

濠江中學是圖片巡展的首站,全國政協委員、該校校長尤端陽對圖片展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參與此次活動的師生能獲得切身的體會和教育,他們是親身經歷者,有些學生就“住在下環街、新馬路等受水浸影響較嚴重的區域”。風災體現出的齊心協力、同舟共濟精神令人記憶猶新,尤其是保安部隊、駐澳解放軍出動救災,以及民間社團、機構不約而同出動,力求將此次災害損失盡量降至最低。在此期間,學校教師和學生也有參與救災,送飯、送水、清理垃圾,共同克服難關。

尤端陽認為,澳門人應銘記此次災害帶來的傷痛,特大自然災害令澳門受挫,同時有警示作用。未來若再次發生重大災害,這種警示將促使官民盡可能做足更高強度的防禦工作。同時,為增強抗災減災能力,學校方面亦會配合消防局、治安警察局等部門不定時舉行演習活動。

他還提到,舉辦圖片展能從不同角度教育學生,所以未來還會將祖國日新月異的建設以圖片展現,增強學生的國情觀念以及愛國愛澳情懷。

 

明愛學校

加強防災避災教育

現址位於氹仔的明愛學校,以教育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或智障學生能自理、自信、自立,長大後能融入社會為服務理念,現有學生119人。該校校長張錫釗表示,受風災影響,學校亦有設施受損,一度影響學生在校園的正常活動。學校的校務委員會事後亦有討論,如何藉是次風災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張錫釗深深讚同本報在今次圖片巡展中弘揚的“同舟共濟”正能量精神。他認為,今次將圖片展活動引入校園便是非常好且正面的教育,可讓學生更了解本澳在風災中受到的破壞程度,以及無數市民和解放軍駐澳部隊如何挺身而出,共同避免災害影響擴大,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整個校園主動參觀圖片展的氣氛和主動性非常好。”

他同時認為,在防災避災方面涉及到的知識相當多,且因應學生的教育特殊性,需要長期及持續教導學生如何應對災害。除風災,校方亦會將教育方向引伸至其他災害,如火災或山泥傾斜等。目前正擬訂防災、避災措施,包括制定避災路線。另外,現時校方亦已盡量安排行動不便的學生於地面層的教室上課,以便及時避災。

 

鏡平中學

升華學生教育

談起本次圖片展,鏡平中學的副校長高東明用五個字評價,“適時而全面”。

“在一定程度上亦是對學生教育的一次升華,”他表示,是次風災令學生體會到沒水沒電的困難,從而更珍惜現時來之不易的生活。作為學校的傳統之一,校方多年來一直鼓勵學生參與社會服務,近幾年,有近九成的學生參加過義工,人均時數達到二三十時長左右。而是次展出的圖片亦有不少學生義工的身影。

展出的160多幅圖片中,有不少記錄著駐澳部隊官兵忘我救災的瞬間。“令到細佬仔明白到駐軍是安全及恢復社會穩定的保障。”高東明認為,儘管過去本澳居民對解放軍的印象很好,但僅限於國防概念,今次駐澳部隊協助救災,對學生來說,無疑是提供了親身感受的機會。而圖片巡展走進學校時,距“天鴿”襲澳已有一段時間,此舉利於令到大眾重新回顧抗災的感人畫面,對認知起到鞏固作用。

 

化地瑪聖母女校

助學生沉澱人生

位於台山中街的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在本次“天鴿”風災中亦遭到損毀。校長劉麗妹介紹,在風災中,學校還未啟用的新大樓水電、消防系統均遭到破壞,而書桌、座椅更是“到處飄零”。所幸,由於不少義工的挺身而出,學校方能順利開學。在風災中,劉麗妹感受到市民對家園真摯的愛。
風災過後,劉麗妹認為反思必不可少,“風災是一次對社區歸屬感的教育,是一次地球環保教育,亦是一次珍貴的感恩教育。”這次的天災告訴人們要學會感恩,感恩他人,同時亦要感恩地球。本次圖片巡展便是一次很有意義的教育機會,圖片是一種直接的畫面展示,受眾覆蓋面廣,全校師生及學生家長都能參與其中。
圖片展進入該校時,距離風災已過去半年,劉麗妹認為“是時候喚醒他們的回憶”,小朋友都經歷過風災期間沒有水、電的日子,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相關記憶將會漸漸淡去,“本次圖片展對小朋友的人生將會是一次很好的沉澱。”
 
北區中葡小學
學會積極面對災難
北區中葡小學的巡展圖片設於該校大堂,校方於巡展期間安排學生到現場觀賞圖片展。該校代校長朱耀民表示,風災期間,在教青局的安排下,學校紀律有序,教師和學生積極配合,將災情影響降至最低。而平日在課堂上,教師亦經常提醒學生要有憂患意識,校方每年更安排火災等災害的防範演習,以防患於未然。
面對自然災害,朱耀民希望學生能積極解決問題,繼而走出困境,而不是一味抱怨;老師亦應引導學生思考當災難發生時如何採取行動。他同時相信,透過圖片展,讓學生們了解救災工作,促進學生日後在災難面前樹立積極的態度,亦令到學生正面看待澳門。
 
我的名字:   驗證碼:
已有評論0更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時事新聞網保持中立。
 
 
廣告服務   |    關於我們   
網址:www.macautimes.cc 地址:澳門新口岸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21樓
電話:2842 1999(總機) 8798 1983 / 8798 1984(廣告部) 傳真:2842 1333
電郵:macautimes@hotmail.com 社長:楊達夫
版權屬于澳門時報所有. Copyright 2022 macau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澳門天心電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