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頁» 六成融合生可升大學 當局擬支援家庭特教  照顧者津貼料年內有戲
  分享給朋友  |   www.digg.com www.technorati.com www.yahoo.com www.twitter.com www.facebook.com www.reddit.com del.icio.us www.stumbleupon.com www.google.com www.furl.netm
 
六成融合生可升大學 當局擬支援家庭特教
照顧者津貼料年內有戲
【發佈日期】2018-01-08 00:18:05 【我要列印】 【我要評論】
【澳時訊】從出生至蹣跚學步到牙牙學語,這個看似必經的過程對少部分幼兒來說卻是姍姍來遲。面對孩子的發展遲緩,家長第一時間所想就是及早治療,但本澳早療人資不足的現況和昂貴的治療費用亦讓不少家庭飽受困苦。社工局昨日表示,將爭取短期內對照顧者津貼的可行性、利弊和模式展開調研,希望在年內能完成研究盡早落實。
澳時記者 梁美婷
 
昨日上午,衛生局兒童綜合評估中心主任戴華浩、社工局社會互助廳廳長蔡兆源、教育暨青年局教育廳廳長龔志明、特殊教育研究學會理事長董志文、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協進會理事長李倩雯,出席電台時事評論節目,就兒童早療和特殊教育進行探討。
輪候時間“雖短尤長”
戴華浩表示,譚俊榮司長兩年前強調要關注兒童早療的命題後,衛生局、社工局以及教青局三個局組成了兒童早療協作組,密切關注兒童早療問題。在2016年6月1日兒童綜合評估中心啟用後,兒童康復治療中心亦於去年6月1日成立,由上述三局共同營運兩個中心。
評估中心在2016年6月至2017年底共接到2000多宗的評估個案,比評估中心成立前五年加起來的數字還要多,戴華浩指這意味著社會開始關注兒童早療問題。他稱,90%個案一個月內可以開始評估,發展遲緩主要有職業治療和語言治療兩種康復治療,在兩個中心成立之前,輪候治療需要等一到兩年時間。現時職業治療只要等2至3個月,語言治療則只需等5到6個月。
籲設家長治療培訓
李倩雯指出,兒童綜合評估中心啟用之後雖然讓家長有了方向,但對於他們來說一年半載的時間仍然很長,同時康復療程亦不夠。如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輪候半年排到一個6到8次的療程,而並非持續性的接受治療。她希望政府能重視家長的角色,開設針對家長的培訓課程,一來減輕政府壓力,二來也能保持對孩子治療的持續性。
戴華浩坦承,輪候時間雖然縮短了但確實仍然不夠,過去2000多宗評估個案中約有600宗需要接受職業治療或語言治療。因此未來將會繼續聘請治療師,“本地不夠就請外地的”。
爭取年內研設津貼
不少特教兒童家長全職照顧孩子,都希望政府能給予經濟扶助。蔡兆源表示,當局會爭取短期內對照顧者津貼的可行性、利弊和模式展開調研,希望在今年內能完成研究盡早落實,援助相關家庭。他強調,照顧者津貼始終是用於協助有需要家庭其中一種方式,最重要仍在於支持家長以家庭為本,家長與治療師合作並接受培訓,持續性教育孩子。
談及教育,龔志明介紹到,現時本澳有49個校部600多個班提供融合教育,約有1800多個學額,截止去年有1200到1300個融合學生,目前學額充足,當局將密切觀察學額的變化作出調整。去年所有在讀的融合生順利高中畢業,有六成得以升學。他續稱,近年來家長識別度提高了,社會對融合生的接納度亦提高了,因此融合生數字的增加是一個良好的趨勢,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及早接受教育輔助。
 
 
 
家長:特教確診多磨難
衛局:醫護人員經驗淺
【澳時訊】昨日在論壇現場,身為特教兒童的現場觀眾李女士表示,她不滿其兒子最初在黑沙環衛生中心檢查時,醫生未給出正確的診治結果,導致兒子錯過了黃金的早療時間。此外,她還指曾向兩個醫生索要去綜合評估中心的轉介信,但醫生認為家長過分擔憂,最終要家長央求才獲得轉介信。衛生局兒童綜合評估中心主任戴華浩表示將會向該家長了解情況,並指或由於早療領域的醫護人員經驗尚淺所致,而不是不重視。
李女士現正照顧患有罕見病的兒子及同樣被確診為發展遲緩的女兒。得益於治療師的幫助,現時3歲多的兒子已能行路,但一個療程結束後卻要再重新輪候,需時一年左右,外加女兒亦需要治療費用,承受著經濟和精神雙重壓力,因此她不得不暫停了兒子的治療。她講到,早治療可以幫助這些邊緣小朋友早日獲得資源,盡快融入社會。談及照顧者津貼,她講到“唔係我哋貪錢,而係一次課程真係好貴”,供樓、家庭日常開支、聘請保姆,每月三萬五的家庭收入根本不夠。
早療領域起步較晚
戴華浩表示,會即刻調查該個案,主動聯絡該家長,進行跟進檢討。至於是否有誤診、漏診、“央求”轉介要調查才知道。他介紹,早療服務由衛生中心先開始進行識別,再轉介由兒童綜合評估中心,接受完評估之後有治療需要的兒童需要統一輪候,到兒童康復治療中心後將為其提供一個為期8次的完整療程。完成該療程之後,由康復科醫生再作評估,直至在社工局、教青局或其他早療機構輪候到可接受持續治療培訓的位置。
他續稱,衛生中心的早療醫生主要為多年從事保健方面的醫生,因為早療起步比較晚,經驗尚淺,該領域的醫生仍然存在優化空間,評估中心亦有定期為他們提供培訓課程。
 
 
教青局:新學年增學校融教資助
【澳時訊】教青局教育廳廳長龔志明昨日出席論壇後表示,就有關融合生教育方面,學校會對融合生不同需求進行區分,制定個別的教育計劃,適切地幫到學生。教師要符合“私框”規範,教青局同時會提供融合教育培訓,截至目前已有1700多名老師完成有關課程。
龔志明表示,新一學年新增了融合教育校本培訓資助計劃,因此學校不用擔心設置培訓課程的支出。去年高中融合生全數順利畢業,有六成升上大學,證明融合生經過資源投放和輔導之後可以順利跟上和融合社會。
此外,他亦介紹到於2016/2017學年完成後便結束辦學的聖玫瑰學校,同一辦學實體於2017/2018學年在原校址開設聖瑪大肋納學校(分校),開設小五及小六共兩班,並實施融合教育。今年9月,即2018/2019學年預計將開辦小四至小六年級,提供約100學額,當中也包括20多個融合生名額。對學校硬件和需要的設施進行完善,學校現時仍在裝修和設備購置工作。
對於是否有融合生受到歧視,他續稱,現時推廣共融校園,沒有收到個案顯示融合生在校受到不公對待,他們在校也不會被標籤為“融合生”。(記者 梁美婷)
 
 
 
黃豔梅:今年增180早療名額
【澳時訊】社工局局長黃豔梅昨日出席活動時稱,現有的三間早療服務機構為3歲以下的兒童提供194個服務名額,暫時未需要輪候服務,當局計劃今年再增加180個服務名額,令早療服務總數較去年增加近一倍,相信可滿足未來家長對早療服務的需求。
黃豔梅稱,因應語言治療服務缺乏,新增的180個服務名額中,有60個語言治療服務名額可於短期內提供。 3歲以上的治療服務由其他部門跟進,社工局與教青局和衛生局緊密聯繫,整合資源,加上家長的積極參與和支援,現時已可掌握好真正的服務需求,更好配置資源。
此外,她還表示,有關無障礙通用設計建築指引已經完成,本月內將陸續向所有公共部門發信,往後的所有公共工程和資助民間機構的工程,都必須遵守指引。社工局資助的數十間社服設施已進行改善無障礙設施工程,例如設立無障礙洗手間、增設關顧聽障和視障人士的設施。當局亦會加強宣傳,希望鼓勵建築界和企業參考指引增加無障礙設施。
 
我的名字:   驗證碼:
已有評論0更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時事新聞網保持中立。
 
 
廣告服務   |    關於我們   
網址:www.macautimes.cc 地址:澳門新口岸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21樓
電話:2842 1999(總機) 8798 1983 / 8798 1984(廣告部) 傳真:2842 1333
電郵:macautimes@hotmail.com 社長:楊達夫
版權屬于澳門時報所有. Copyright 2022 macau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澳門天心電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