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本報訊】立法議員高天賜昨在立法會施政答問大會上建議再次派發消費卡。行政長官岑浩輝回應表示,政府關注本澳社會經濟發展情況,正考慮以何種方式促進消費市場的健康、有序、平穩發展。他提到,現時即使發放消費卡,居民可能仍會“北上”消費,為此,將研究如何更有效實現“留澳消費”的方式,而非簡單派錢。
岑浩輝指出,疫情時期實施的消費補貼計劃在保障本地民生經濟和社會穩定方面的確發揮了重要作用。當時在採取封控措施的情況下,居民集中本地消費,消費卡政策效果明顯。然而,隨著澳門與內地恢復雙向流動,居民“北上”消費日增,現時即使發放消費卡,居民亦未必留澳消費。因此,當前須著重研究更有效實現“留澳消費”的方式,而非簡單派錢。
會上亦有多名議員關注如何破解“一老一少”困局。岑浩輝表示,特區政府特別關注“一老一少”問題,將持續出台支持生育、養育、教育政策,並致力保障長者的養老生活及其醫療福利,切實辦好各項民生實事,有效回應居民訴求。他指出,少子化是全球趨勢,特區政府積極從“生育、養育、教育”三方面作出應對,包括續推《醫學輔助生殖補助計劃》,構建養育友善環境及優化托兒服務,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等。政府除了繼續實施育兒津貼計劃、發放出生津貼外,還將免費“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服務對象擴展至所有年齡層的孕婦,以及建立學童健康體檢新機制。此外,2026年預計增加約150個2歲以下幼兒托額,並發展社區育兒支援網絡向家長提供協助。
他並提到,預料少子化問題將持續影響本澳教育系統,政府正從開展專項研究、優化資源配置、支持學校和教師轉型、調節班級規模等多方面手,以短、中、長期策略促進本澳教育長遠的均衡發展。
對於長者事務及老齡化問題,岑浩輝表示,政府致力優化長者生活保障,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構建涵蓋生命全週期的民生保障體系。將健全居家、社區、機構的養老體系,強化對獨居長者和“兩老家庭”的支援服務,優化“社會保障給付恆常調整機制”。同時構建覆蓋預防、診治、康復、長期護理的全週期健康服務體系,並通過提升生活品質,增強長者幸福感,鼓勵他們參與社會活動。
此外,政府高度重視應對老齡化的政策,將在下一階段的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及相關措施中,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社區養老領域的應用,實現智慧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