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第十三屆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下稱“旅博會”)昨日結束,為期三日的展會帶來世界各地最新旅遊資訊及產品、“一帶一路”商品、清真商品、體育、文化、文博研學、美食、美酒及咖啡等精彩內容。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表示,今屆旅博會成果顯著,其中簽約項目共促成 59份,較去年增加 4份;線上線下商業配對逾 1.6萬場,遠高於去年的不足 1.5萬場;而線上直播觀看人次突破 1,800萬,亦較去年增長。她並提到,今屆展會的國際展商參與度大幅提升五成,當局明年會繼續努力,希望為本地和內地參展商尋求海外機遇,將產品推向國際買家,令旅博會作為國際交流平台的重要角色。
今屆旅博會由上週五起一連三日在澳門威尼斯人金光會展展館A、B及C舉行,展場面積3萬平方米,70個國家及地區的755家旅遊相關企業及官方機構共設置1,502個展位,參展國家及地區、展商及展位數量創歷屆新高。韓國、卡塔爾、阿聯酋阿布扎比、德國漢堡等旅遊官方機構首次參展。
本次展會以“趣遊旅博 樂覽世界”為口號打造6大亮點,包括擴容“一帶一路商品館”及“文博研學展區”,首設“咖啡薈”、體育盛事快閃店”及“清真文化商品館”等。其中,“一帶一路”商品館擴展至近700平方米,近80%的展商為首次參展,商品種類較去年增加37%。此外,首設“一帶一路”專場直播帶貨宣傳,邀請沿線國家的百萬粉絲級網紅與澳門主播雙語宣傳及帶貨。藉澳門成為2025“東亞文化之都”,文化局特設主題展館,以澳門中西文化交融特色及文創產品詮釋“文化之都”的內涵。
文綺華在旅博會最後一日受訪表示,今年旅博會最終入場人數預計與去年的3.7萬人次相若。展會期間共簽訂59份協議,簽約企業125家,線上線下商業配對超過1.6萬場,線上直播觀看人次突破1,800萬,均較去年有所增長。她又指,綜合收集到買家和參展商意見,均對展會感到滿意,並希望明年繼續參與。同時,今年新增“咖啡薈”和清真文化商品館等元素備受關注,當局明年將持續優化展會內容,研究增設“咖啡薈”大師班等新項目。
旅博會期間亦舉行超過70場旅遊主題推介活動及論壇,包括多場目的地旅遊推介會、“內地與澳門入境旅遊推廣活動”、“2025粵港澳大灣區旅遊發展高級論壇:粵港澳大灣區文旅市場國際化策略”及“平安澳遊”─領事保護與協助宣介活動等,讓參會者了解行業資訊及各地旅遊資源。
旅遊局藉舉行旅博會的契機,邀請了多個國家及地區的海外旅行社協會及香港的旅遊業界約百位代表到澳門考察旅遊元素,並參與旅博會的“商聚”旅遊業界洽談會,與澳門旅遊業界對接洽談,開拓更多商機。此外,組織來自世界各地的特邀買家參加澳門社區遊,亦組織買家前往橫琴考察,了解更多澳門與橫琴的旅遊資源及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