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首頁»傳承千年磚銘文明 守護澳門文化遺產 城大學者新書《散佚澳門紀年古甓圖志》讓古磚“發聲”
  分享給朋友  |   www.digg.com www.technorati.com www.yahoo.com www.twitter.com www.facebook.com www.reddit.com del.icio.us www.stumbleupon.com www.google.com www.furl.netm
 
傳承千年磚銘文明 守護澳門文化遺產
城大學者新書《散佚澳門紀年古甓圖志》讓古磚“發聲”
【發佈日期】2025-04-24 00:31:31 【我要列印】 【我要評論】

 

【本報訊】昨日是“世界閱讀日”,澳門城市大學中國-葡萄牙文化遺產保護科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故宮博物院太和學者趙強為新書《散佚澳門紀年古甓圖志》舉行分享會。該書由澳門基金會資助、文物出版社出版、雅昌文化集團承印,輯錄實物照片和拓片近400幀,約計13萬字,揭示了古甓的紋飾、銘文及工藝背後的歷史資訊與文化內涵。

新書分享會於昨日下午3時在澳門城市大學學生活動中心舉行。澳門中聯辦宣傳文化部副部長白冰,中國僑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梁樹森,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館長肖瓏,澳門城市大學校董會副主席孔繁清、協理副校長朱德林、研究生院副院長周龍、國際旅遊與管理學院執行副院長李璽、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王忠、金融學院副院長鄺婉樺、圖書館館長師麗梅、城市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代表韓昊英及創新設計學院執行副院長王伯勛、教授戴定澄等出席。

據瞭解,趙強自1985年開始從事文物工作,深耕古代書畫、佛教文物鑒定及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出版專著18部,發表國際權威期刊論文逾20篇,此次新書《散佚澳門紀年古甓圖志》是其學術生涯的又一里程碑。全書以澳門城市大學珍藏的130餘件歷代紀年古甓為核心研究物件,輯錄實物照片與拓片近400幀,結合磚銘考釋與工藝分析,系統梳理了從東漢永平八年(65年)至民國戊子年(1948年)的113個明確紀年古甓,涵蓋62種年號,堪稱一部跨越千年的磚銘文明編年史。書中不僅對古甓的紋飾、銘文及製作工藝進行了科學考據,更透過篆、隸、楷等多元書體演變,揭示了古代文字藝術與社會審美的互動關係。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通過視頻致賀表示,趙強博士這部新作兼具學術性和普及性,既是一部古磚的“編年史”,又是一把打開歷史記憶的鑰匙,讓散落在時光中的古磚“發聲”,以磚銘、紋飾、裂痕記錄呈現歷史的滄桑。出席嘉賓讚賞稱,值世界讀書日出版此書不僅為學術界提供珍貴文獻,更以藝術化的表達喚醒公眾特別是年輕人對文遺的珍視。

趙強表示,古甓是鐫刻於磚石上的歷史密碼,它們既是建築文明的見證,也是書法藝術的載體。希望通過這部著作,讓更多人關注散落於民間的文化遺產。他指出,古甓研究不僅是金石學的延續,更對澳門歷史建築保護具有現實意義。澳門歷史城區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其22座中西建築均以燒結磚為主要建材。通過分析古代磚材的工藝特性,可為當代修復技術提供科學依據。

我的名字:   驗證碼:
已有評論0更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時事新聞網保持中立。
 
 
廣告服務   |    關於我們   
網址:www.macautimes.mo 地址:澳門新口岸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21樓
電話:2842 1999(總機) 8798 1983 / 8798 1984(廣告部) 傳真:2842 1333
電郵:macautimes@hotmail.com 社長:楊達夫
版權屬于澳門時報所有. Copyright 2022 macau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澳門天心電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