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行政長官岑浩輝在2025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指出,經濟結構較為單一的問題仍是本屆政府面對的首要問題,加上新的經濟週期和消費模式、消費觀念、消費階層以及外部環境的急劇轉變,澳門經濟發展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中小企業正面臨消費外流、經營困難等共性難題。與此同時,多元產業發展與社會預期還有一定落差,橫琴在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上依然存在差距,澳門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將逐漸顯現,經濟恢復及轉型過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也將不斷出現,對未來經濟發展形勢必須審慎研判。由於旅遊博彩業的疫後復甦勢頭漸見放慢,本年度財政收入或未如預期樂觀,一些新增的較大開支未列入已公佈的財政預算案,財政預算案可能需要作出調整。
當前國際形勢變亂交織,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澳門作為高度外向型微型經濟體難以獨善其身。岑浩輝表示,目前難以評估國際環境轉變,特別是美增加關稅對澳門影響的深度和廣度。澳門是一個外向型、高度依賴旅遊、博彩業的城市,經濟環境的急劇轉變,必然會影響旅客的消費能力,若人民幣匯率因應情況向下調整,對內地旅客的購買力也造成影響。另外,特區政府今年的財政預算中,博彩業首季收益未能達到預期目標,若其後收益仍未能達標,將會直接影響整個財政基礎。
至於衛星娛樂場過渡期年底屆滿後的問題,岑浩輝稱,特區政府會依法做好相關協調工作,並呼籲相關博企承擔責任並及早制定預案措施。他指出,相關法律已有明確的規定和處理方法,政府亦會適時按法律明確執行有關規定。他強調,擁有衛星場的博企是有責任確保僱員的後續安排。
2025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提出特區政府今年施政總體方向是加力多元、改善民生、提升治理、融入國家,而施政重點包括奮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力提升特區治理效能、全力為民創造美好生活、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及開展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等5個方面。其中,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包括建設澳琴國際教育(大學)城、澳門國際綜合旅遊文化區、澳門珠江西岸國際航空運輸樞紐(港),以及澳門科技研發產業園。岑浩輝指出,相關重大工程項目目前還處於意念設計、物色地點、規劃的階段,今年未必投入財政開支。與此同時,政府正研究是否引導大型企業、外地的投資基金以市場化方式共同規劃及運作。其強調,今年不會是投入這幾個大項目的一年,在起步後不會在今年增加預算。此外,有關新增的育兒津貼亦尚未列入財政預算中,因此,政府會實事求是作出研判,適時調整財政預算。
施政報告同時提到,以“北上、南下、西進、東拓”為策略,強化內聯外通。岑浩輝表示,“北面”澳門要背靠祖國,做好對外交流平台的作用;“南面”要拓展東南亞、南亞國家,聯動開拓東北亞市場;“西面與橫琴合作發展,加強大灣區聯動;“東面”則要出海開拓國際市場,加強與葡語系及西語系國家在經貿、科技、投資及對外文化的交往,充分發揮與葡語系國家及西語系國家的經貿合作平台作用。他透露,計劃於東北亞及東南亞建立經貿辦事處,並考慮由政府牽頭組織旅遊業一同走出去拓展與其他國家的合作機會。期望透過相關措施,助力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同時,亦尋求澳門自身的發展,聯通世界,拓展網絡。